今天是 农历
设为首页 | 点击收藏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首页 >关于我们>本馆简介

关于我们

       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文化馆位于新城西街星火巷20号,馆舍面积3087 平方米,功能室齐备,场地职能作用利用合理,标识醒目,每周免费对外开放时间在56小时以上,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,是国家二级馆,是自治区文化厅命名的“全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区十佳文化馆”。能够按照二级文化馆的职能开展各类文化活动。


一、办馆条件

       新城区文化馆馆舍面积约3087平方米,有综合排练厅2个,多功能教室5个,创作室4个,多功能大厅个,健身房1个,非遗展厅1个,剧场1个,数字体验馆1个,办公室5个,建有新城区文化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。,内外环境和谐统一,文化氛围浓郁,整洁优美。


二、队伍建设

      全馆工作人员9人,本科以上占业务人数80%。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90%。副高职称3人,中级职称人员3人。


三、公共服务

      1、免费开放:我区文化馆自建成以来一直实行免费开放和免费服务。其中文化馆免费项目包括:数字化文化服务、网站免费提供歌曲下载、视频浏览、书画欣赏等服务、提供文化活动场地、提供试听音像资料查询、提供文化活动的辅导培训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及再创作,流动文化服务等。免费开放时间每周56小时以上。
      2、艺术培训:文化馆长期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,包括少儿和成人的声乐、器乐、美术、舞蹈和表演班;老年大学的各类才艺讲座和培训班等。学员在各级各类的赛事上获得多项奖项。多人考入重点艺术院校。     
      3、文艺队伍: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有:老朋友合唱团、老朋友舞蹈团、小太阳合唱团、欣蕾舞苑、太平鼓表演团等8支业余文艺团队。长期扶持保合少镇,8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,48个社区、24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艺活动队伍,各社区均有2支以上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和一定数量的文化志愿者。
      4、品牌活动:充分挖掘整合各种文化资源,打造特色文化品牌。成功推出并举办“欢乐新城”春节元宵节文化惠民月系列活动、“活力新城 坚定文化自信”消夏文化节系列活动、红山口生态杏花节、生态新农村沿山巡演活动、“舞动青城”街舞大赛、中老年歌舞大赛、少儿才艺展示、古路板龙灯节、讨思浩天苍节等品牌活动10余项。每年参演人数达数千人次,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。一系列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为构建和谐社会,推动新城区文化惠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


四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

      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,结合满族聚居特点,以满族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整理非遗文化资源,目前满族婚礼、满族服饰、满族八角鼓戏、满族太平鼓舞等9项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,《毫沁营镇剪纸》、《蟠龙山民间传说故事》等6项进入市级保护名录,区级名录7项。初步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系。项目内容涵盖民间音乐、舞蹈、文学、美术、手工技艺、民俗、医药等各个方面,数量多,门类广,价值高,居全市首位。在全市9个旗县区范围内率先编辑出版了了《新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》,种类丰富,内容详实,形式新颖。建设非遗文化长廊和非遗展厅,在水磨等4个村建立了非遗传承基地,形象化和立体化地展示新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成果,并免费向社会开放。


五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

       新城区文化馆对一镇、八个街道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、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活动进行监督指导,建立了三级文化服务网络,政策上引导,业务上辅导,打通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最后一公里,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化和优质文化资源。


六、文化活动宣传

      刊物:《巍巍大青山 悠悠文脉情》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》
      报纸:《新城文化》(季刊)
      电子屏:2块,滚动播出新时期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文化活动动向。


七、新城区文化馆服务宗旨:

      1、坚持文艺工作的“二为”方向和“双百”方针
      2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,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
      3、以高度的责任感,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
      4、 爱“馆”为家,坚持内强管理、外树形象



新城区文化馆

地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星火巷20号     网址:www.xcqwhg.org.cn 您是第7656937位访客

蒙ICP备19001386号-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104号 技术支持: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  

新城区文化馆

手机扫一扫